Echo

Echo 关注TA

大家好,我是Echo!

Echo

Echo

关注TA

大家好,我是Echo!

  •  普罗旺斯
  • 自由职业
  • 写了276,114,255字

最近回复

该文章投稿至Nemo社区   资讯  板块 复制链接


做出新冠肺炎“特效药”的美国公司,什么来路?

发布于 2020/02/04 11:49 453浏览 0回复 3,613

2月1日,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线发表了多篇关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病例的论文,其中一篇关于美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病例诊疗过程以及临床表现的文章,在经翻译后,迅速引发国内关注。

一名35岁的男子从中国武汉探望家人后返回华盛顿州,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在确诊并住进隔离病房的第7天,经过医院医生经过几番考虑,慎重决定让患者在住院的第七天接受抗病毒治疗——为患者注射瑞德西韦。

第八天,这名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了立竿见影的改善。他不再需要吸氧,氧饱和度也恢复到了94%-96%。

目前瑞德西韦其实还是在研发阶段的一款药,并且也并非是专门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所开发的,尚未在任何国家获得批准上市,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未被证实。

但因为其比较好的效果,目前这款药的开发公司吉利德正在和中国的卫生部门开展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以确定使用Remdesivir(瑞德西韦)治疗2019-nCoV感染者是否安全和有效。

受此影响,吉利德的股价创造了7个月以来的新高。

不是特效药,是有理有据的“歪打正着”

2009年的时候,美国FDA推出了一项特别政策,这个政策主要规定的是,患者如果出现了特别紧急且威胁生命的疾病,医生们可以特别申请来使用那些还没有获准上市还在研发中的药物。这个政策也被外界称为“同情用药”政策。

能触发这项政策的约束相当苛刻,必须是患者病情特别危急,手头根本没有更好的办法,且也没有时间做人体临床研究的时候才可以用,而美国FDA每年也就能批个1000多个患者用这种政策。

也就是因为这样的规定,瑞德西韦被用在了治疗美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尝试上。

实际上,瑞德西韦是美国吉利德制药公司针对埃博拉病毒开发的一款药物。在经过了临床研究后,这款药物对埃博拉病毒的抑制效果并不是特别好,很难真正推向市场。

但制药公司大笔的研发经费也不是白白砸进去了,作为一款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和大多数抗病毒药物类似,大多是针对针对病毒生存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些蛋白开发出来的,而各种病毒其实有一些蛋白是类似的,所以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歪打正着的事情发生。

而能这么做个例尝试的前提,主要是瑞德西韦已经做过了一批针对埃博拉病毒的人体临床测试,安全性还是不错,简单来说就是吃了不死人。

但一例治愈真不能说瑞德西韦就是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了,毕竟整个治疗环节中,医生们肯定用了不少治疗手段,而且更何况,新型冠状病毒的致死率本来就比较低,且已经有一定的常规手段治愈可能了。

这也是美国吉利德制药公司依然需要与中国医疗机构合作做对照试验的原因,和我们初高中时候学的化学和物理课试验的基础逻辑是一样的,主要是为了控制住变量,来确定瑞德西韦这款药物是不是真的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医学的试验设计和最终执行其实比这么嘴上说要复杂很多,但目的确实就是这么个目的。

现在对外公布的进展是,针对瑞德西韦的试验从2月3日开始,到27日结束。

吉利德发家史:被巴菲特拒绝过的传奇赌徒

大部分人估计在瑞德西韦这药治好美国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之前,都不知道吉利德是干嘛的。实际上,相比于很多历史悠久的制药公司,这家公司的历史并不长,但确实是一家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公司。

1987年6月时候吉利德成立,这家公司的名字来源于一个中东古地名,这地儿做的吉利德乳膏被当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药品。而吉利德的创始人在创办这家公司时候也相当年轻,只有29岁。

当时这家公司选择的方向是抗病毒领域,制药这事儿是个投入研发大且利润收益慢的活儿,但创始人Michael L Riordan作为一个在华盛顿大学和约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拿到化学和医学博士的人,后来还在哈佛大学拿了MBA,且做过风险投资,非常懂投资人想要什么,这样的经验让吉利德有了研发的前几笔风险投资。

公司成立的前10年,财务状况相当惨淡,当时创始人给巴菲特写信要投资也被拒绝了。直到1995年10月,吉利德烧掉8年时间和9330万美元研发经费(对于医药研发这个钱不算太多)的第一个新药西多福韦(Vistide)申请上市并在后来开始正式销售。这家公司靠自己绝对领先的药物获得了宁亏为赢的能力和投资人的信赖。

再后来,创始人Michael L Riordan之前风险投资中获得的“赌徒经验”开始展现威力。

1997年,吉利德营收只有4000万美元,亏损2800万,但最后以3.25亿的自家公司总资产,宣布以5.5亿收购NeXstar,第二年就获得了相当好的收益,营收的主要来源首次从合作经费变成销售额,收购来的产品为自家公司贡献了超过2亿美元的营收。

随后吉利德抛掉了自己一些已经研发了很久的业务,开始专注在抗病毒药物研发,80年代以来,随着艾滋病的日益流行,给吉利德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会,2001年,吉利德首个抗艾滋病药物替诺福韦酯获得FDA批准,这个产品成为了吉利德发展壮大的主要财源。

2003年吉利德收购Triangle,收购金额是公司前三年的全部营收,结果这一次Michael L Riordan又“赌赢了”,收购来的公司做出来的药物成为了公司之后10年的主要营收之一。

当然,光靠收购的资本运作还是不够的,还得看研发出来的药物好不好使,吉利德公司刚开始作为一家小公司,能够逐渐在各家研发HIV的药物中脱颖而出,主要就是因为抗HIV治疗需要长期用药,而吉利德是最早注重给药方案简洁性的公司,吉利德的艾滋治疗药物每日只需要给药一次就可以实现病毒抑制。逐渐占领了绝大部分市场。

有了前几次成功的经验,Michael L Riordan的投资和收购更加大胆,2009年14亿收购CV Therapeutics,获得心绞痛药Ranexa只能算是小手笔,2011年以110亿美元对丙型肝炎病毒治疗药生产商Pharmasset的收购,则是让吉利德正式成为制药巨头的一次疯狂操作。

当时的Pharmasset第三季度财报净亏损9120万美元,且没有产品上市。正在开发的口服丙型肝炎病毒治疗药物离上市为期不远。最后吉利德以110亿美元收购了这家公司,并在2014年丙肝神药Sovaldi上市的当年,销售额突破了100亿美元,让吉利德成为了制药公司的前10。

和自家的HIV病毒抑制药一样,吉利德的丙肝药同样是注重给药方案简洁性,把治疗丙肝的抗病毒药物市场从注射剂转移到了口服给药,丙肝的治愈率也一下子提升到了90%。

2009年,14亿美元收购CVTherapeutics;2010年,1.2亿美元收购CGI Pharmaceuticals;2011年,2.25亿美元收购Arresto Biosciences;3.75亿美元收购Calistoga Pharmaceuticals;2012年初,110亿美元巨额收购Pharmasset;2013年,5.1亿美元收购YMBiosciences,2015年6500千万美元收购Epitherapeutics。

几乎每年吉利德都会拿出一部分相对于自家公司的“小钱”收购一些有潜力但还在成长曲线初期的前沿生物科技药企,但也不是每次都会从中获利,只不过如今对于吉利德来说,几个亿的投资已经不算豪赌了,自家产品序列中稍微有点儿市场的一款药每年就能带来小10个亿美元的收入。

极大的研发和投资投入,也意味着吉利德的药物价格相当昂贵,丙肝神药Sovaldi早期在美国售价1000美元一片,12周疗程的花费高达8.4万美元,所以在很多市场,吉利德也同样会因为药价太高引火上身,在很多国家申请药物专利的时候都会被拒绝。当时Sovaldi的专利申请在印度和中国申请专利遭到拒绝,迫于压力,开始给很多发展中国家降价,后来也授权给印度制药公司生产仿制药。

但这不意味着吉利德的研发就无利可图了,因为极强的研发能力和非常快的产品推出节奏,每年吉利德都会有新药上市,很多发达国家因为吉利德的药物更加有效也会把吉利德的药物放到保险名单中,为几款药降价或有限开放仿制授权并不会耽误吉利德公司的盈利。

要是Remdesivir对新冠病毒有效,中国得花多少钱

因为吉利德这次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Remdesivir还在研发周期内,所以一方面是不能真正保证这款药物切实有效,另一方面即使有效,中国可能要为这款药物花上不少钱引入购买。按照现在吉利德公布的与中国的具体合作方式,吉利德官方只是对外宣布签订合作协议,而并未说明专利授权和合作方式。

此前关于美国特朗普特批统一对药物专利进行豁免,向中国公开药物分子结构的传闻也是假的。因为对于吉利德来说,这款药物的研发也是投入巨大,不可能单纯因为国际主义救援精神就免费授权。

但生命无价,无论是Remdesivir还是别的之后会出现的药物,只要能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来说,就增加了一份治愈的希望。


本文由LinkNemo爬虫[Echo]采集自[https://www.ithome.com/0/471/375.htm]

点赞(0)
点了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