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

Echo 关注TA

大家好,我是Echo!

Echo

Echo

关注TA

大家好,我是Echo!

  •  普罗旺斯
  • 自由职业
  • 写了281,227,468字

最近回复

该文章投稿至Nemo社区   资讯  板块 复制链接


电锤,冲击钻有什么区别,它们又是如何工作的

发布于 2023/02/09 20:54 168浏览 0回复 1,925

提到电动工具,人们都会想起电锯,电钻,切割机等,但也会感觉到离我们普通人很远,这些电动工具应该都是专业工程人员才会使用的,即便购买了也用不了几次就闲置了,等待它们的就是被遗忘在角落里,很多年后不能使用最后被丢弃。

但当我们在一些视频或者电影上看到,国外家庭中那些工具间时就会羡慕,各种工具都一应俱全,关键是他们也喜欢花时间去做各种东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我们现在不管大人或者小孩都开始喜欢上了手工和 DIY,各种电动工具也在慢慢的,成为一些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图片来源:pixabay

电动工具是一种以小型电机或者电磁铁为动力,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工作头作业的小型工具,具有便于携带,功能更强,使用简单等特点,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广泛的使用,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

电动工具种类繁多,这其中电锤,冲击钻是我们使用较频繁的电动工具,这些产品功能强大,要想打个孔不管是混凝土,地面还是砖石墙体在它们面前都不堪一击。

图片来源:pixabay

有时候有这样的疑问,古时候没有电,有时候也需要在木头上打孔,那么是怎么打孔的嘞?

在中国,聪明智慧的古代人用两根木棍,木棍头部再装上铁锥,一条绳子就做成了一把钻,通过拉动木棍让绳子带动铁锥旋转就能打孔了,这种钻头只能在木头上打孔,也不知道是不是受钻木取火原理研制的。

直到 19 世纪末,在德国制成出了第一台电钻,外壳是铁制的,靠直流电提供动力,可以在铁板上打孔,但重量也达到了 14 公斤。

1914 年出现了由电动机驱动的电动工具。

1971 年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第一次用无线电钻在月球上打孔取样。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锂电池技术的突破,大功率的电动工具也开始使用无线电池,有线电动工具将逐渐被无线电动工具所取代。

冲击钻,电钻,电锤,都是用来打孔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工作原理又是什么呢?

电钻:是利用电为动力的钻孔机具,是电动工具中使用量最大的的产品,能在狭小的空间内工作,开关可以控制夹头正反转,电钻只具有旋转能量,也就是只能钻不能冲击,所以只能够在密度小或者硬度较低的物体上钻孔,如木头,塑料或者一些金属等,用低转速还可以将它当螺丝刀使用,现在还被人们开发出很多实用功能。

电钻的工作原理是小容量电动机带动连杆传动,连杆带动齿轮加大钻头的动力,从而使钻头刮削物体表面最后洞穿物体,也就是由电机带动传动齿轮加大钻头的转动力气,能让钻头轻松的钻穿物体。

钻夹头是电钻上的重要部件,依靠三个夹爪能轻松的将不同规格的钻头加持住,夹爪上的螺纹与夹套上的螺纹啮合在一起,通过旋转夹套就能让夹爪沿着斜面伸缩,打开或者夹紧钻头,在钻孔前要夹紧钻头和将钻头夹在夹爪中间位置,这样就能防止钻孔过程中钻头脱落。

冲击钻:冲击钻是通过传动机构驱动钻头实现打孔,它的冲击和旋转模式是可以切换的,依靠前后两个凸起的齿轮盘轴向运动,齿轮间会跳动,从而产生连续不断地冲击力,由于这两个齿轮盘的凸起不是很高,产生的冲击力并不大。冲击钻主要用于墙壁、金属,木材上打孔,也可在混凝土上打孔,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打孔的深度也不及电锤。

电锤:是既能旋转又能冲击的电动工具,通过活塞往复运动,在气缸内压缩空气冲击钻头尾部打孔,电锤的冲击过程中不需要太大的力,冲击力会比钻头大得多,但是震动比较大,主要用于在混凝土,天然石头上打孔,也可用于楼板,墙壁的拆除,但不能在金属上打孔。

电锤工作原理是传动机构在带动钻头做旋转运动时,还有一个方向垂直于转头的往复锤击运动,电机带动齿轮或者链条,齿轮和链条再带动偏心轴运动,偏心轴通过接杆带动,气缸里活塞往复运动,撞锤不断冲击,传动机构带动活塞在气缸内往复压缩空气,气缸内空气压力周期变化,带动气缸中的击锤往复打击钻头顶部,这就好比我们拿一把锤子去敲钉子一样。

还有一种当它为旋转钻孔时,就跟电钻是一样的,电机带动齿轮传动,齿轮带动连杆以及钻头旋转切削打孔,当转换为锤击模式时,锤击模块在内轴上跳动,带动活塞在缸做中往复运动,推动锤头以较高的冲击力打击钻头的尾端,使钻头向前冲击。这种力量比冲击钻大,但又比电锤小,至于它的名称,有人叫它冲击钻,也有人叫电锤,实际上属于轻型电锤。

随着人们将电动工具作为生产生活中的常用设备,像电钻,电锤,冲击钻等工具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能提高工作效率的电动工具,必将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近年电动工具也被列入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范畴,随着电子技术,电机技术,电池技术的发展,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制造原理 (ID:zhizaoyuanli),作者:制造原理


本文由LinkNemo爬虫[Echo]采集自[https://www.ithome.com/0/672/363.htm]

点赞(0)
点了个评